医学综合科目要求学生掌握医学科学(基础医学中的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,临床医学中的内科学基础(诊断学)和外科学(外科总论))中最主要的基本理论、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;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,对相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做出判断和评价;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。
重点难点
一、人体解剖学
(1)掌握骨学总论及各部骨的组成,各部椎骨的形态特征。
(2)掌握关节学总论,重要关节的组成、结构特点和功能。
(3)掌握主要肌肉的名称、位置和功能。
(4)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特点;了解各器官的位置、组成和临床意义。
(5)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特点;了解各器官的位置、组成及临床意义。
(6)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结构特点;了解各器官的位置、组成及临床意义。
(7)掌握男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特点;了解各器官的位置、组成及临床意义。
(8)掌握女性生殖系统的组成及各器官的结构特点;了解各器官的位置、组成及临床意义。
(9)掌握脉管系统(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)的组成,心的重要结构,动脉的主要分支和静脉的重要属支。
(10)掌握眼球、中耳和内耳的组成;理解眼肌的神经支配。
(11)掌握神经系统的组成,脊神经、脑神经的主要分支及分布;理解内脏神经概念。
(12)掌握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;掌握脑干的脑神经核机能柱所属核团;掌握背侧丘脑的特异性核团;掌握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;掌握视觉传导通路和锥体束,掌握脑、脊髓被膜的名称。
二、生理学
(1)掌握内环境与稳态的基本概念;了解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及控制系统。
(2)了解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;掌握兴奋性和兴奋的概念,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;掌握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原理,兴奋和传导的方式和特点;了解骨骼肌细胞的收缩功能。
(3)了解体液和血量的概念,血液的组成和主要功能;掌握血浆晶体渗透压与胶体渗透压的形成及生理意义;熟悉各类血细胞的数量、生理特性及生理功能,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和调节;了解生理性止血;掌握ABO血型系统和输血原则。
(4)掌握心肌生物电现象和心肌生理特性,心脏射血的过程,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及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;掌握动脉血压的形成原理及影响因素,中心静脉压的概念、正常值及临床意义;了解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,微循环,组织液的生产、回流及其影响因素;掌握心血管活动的神经、体液调节;熟悉冠脉循环的特点。
(5)了解呼吸的概念及呼吸的三个环节;掌握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原理;掌握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形式;掌握化学因素对呼吸的调节。
(6)了解食物在消化道各段中进行消化的基本过程,以及神经、体液对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的调节作用;了解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和三种主要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和途径。
(7)了解食物的热价、氧热价和呼吸熵的概念,影响机体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;掌握基础代谢率的概念;掌握体温的概念及其正常变动;掌握机体的产热和散热;了解体温调节机制。
(8)了解排泄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中的意义;掌握尿生成的过程(肾小球滤过、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和分泌)及其影响因素;了解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,尿的浓缩和稀释,肾清除率,排尿反射。
(9)掌握视觉器官的折光和感光功能,听觉器官的传音和感音功能;了解前庭器官的主要功能。
(10)了解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;掌握周围神经递质和受体系统;掌握突触传递;了解中枢抑制;掌握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,中枢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和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;了解脑的高级功能、脑电活动和睡眠。
(11)了解内分泌系统和激素的概念,激素的运输方式和作用;掌握激素调节的下丘脑-腺垂体-靶腺关系;掌握人体内几种主要激素(生长激素、甲状腺激素、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和胰岛素)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;了解其他激素的生理作用。
三、内科学基础(诊断学)
(1)掌握问诊的内容,主诉、现病史、既往史、个人史及家族史的概念;掌握症状、体征的概念。
(2)掌握临床常见症状的病因、发生机制、临床特点及临床意义。
(3)掌握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;掌握各系统器官的检查方法、体征及临床意义;了解临床诊断的内容。
(4)掌握常用实验室检查的内容、参考值及临床意义;掌握心电图导联的组成,各波段、间期的命名参考值及临床意义。了解血气分析的指标和临床应用;熟悉胆红素代谢;了解常用生化指标(血糖、血脂、电解质、肾功能、血清酶、心肌酶及心肌蛋白)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;掌握典型正常心电图的特征,以及心房与心室肥大、急性心肌梗死和常见心律失调的心电图特征;掌握肾功能、肺功能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内容。
(5)掌握内科常用诊断技术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。
四、外科学(外科总论)
(1)掌耀水,电解质代谢和懒碱丫衡的正常需要与维持;热悉外科患者水,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出现异常的常见原因诊断和防治原则。
(2)掌握外科常见休克的基本概念,常见原因,熟悉临床表现,了解治疗原则。
(3)掌握常见的软组织感染;掌握破伤风的预防;熟悉破伤风的诊断和治疗。
(4)掌握围手术期心者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原则。
(5)擎拢输血的适应证和常见并发症;熟悉输血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处理。
(6) 熟悉:肾滚端和急性呼吸容迫综合征(ARDS) 的基本概念;了解肾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(ARDS) 的临床表现。
(7)了解外科营养的重要性,营养支持的主要途径及适应证,
(8)掌握创伤的急诊处理原则;了解创伤的病理变化;熟悉烧伤的诊断和处理原则。
(9) 掌握常见良性, 恶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; 了解, 恶性肿瘤的TNM分期概念。
(10)掌握心脏,呼吸骤停的诊断标准和心肺复苏方法。
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
试卷总分:150分
考试时间:150分钟
考试方式:闭卷.笔试
试卷内容比例:
基础知学:约50%
其中人体解剖学:约25%
生理学:约25%
临床医学:约50%
其中内科学基础(诊断学):约30%
外科学(外科总论):约20%
试卷题型比例:
A型题:约70%
B型题:约20%
X型题:约10%
试题难易比例:
容易题:约30%
中等难度题:约50%
较难题:约20%
答题方法与技巧
专升本医学综合考试内容多为纯记忆内容,考生需根据考试大纲要求,梳理好全书脉络,结合现实生活中一些护理常识,掌握书中知识。
医学综合试卷试题量大,阅读量大,拿到试卷后应先全面浏览,看试卷有无残缺不清等问题。在考试过程中,考生应注意以下内容。
(1)要谨小慎微,忌粗心。审题、解题、组织答案需细心,关键字眼要抓准,尽量避免因非智力因素而带来的不必要的失分。
(2)要充满斗志,忌怯场。信心是成功的法宝,哀兵必败,历来如是。踏人考场时要精神抖擞,斗志昂扬。
(3)要先易后难,忌盲目答题。在考试中,难题均占有一定的比例,考生做题要先易后难,一方面可以赢得时间,抓住基础分,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难题而造成对信心的动摇,所以解题时忌“从一而终”。
(4)要处乱不惊,忌烦躁。考试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,比如,教室周围环境的影响,难题的困扰等。这就要求考生要处乱不惊。要知道,若有以上问题的出现是很正常的事情,只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,以不变应万变,一切均可迎刃而解。
(5)要坚守最后一分钟,忌好胜心理。
答题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免急躁心态和犹豫心态。不能为了抢时间,没有审清题目条件就慌忙答题,考试时心态要放平和,以平常心答题;尽量不要在不能确定、模棱两可的题目上浪费时间,可以先把此类题目暂时放着,等做完其他题目后再回来解决。
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235sxt.com/212.html